(图注:迈克尔·沃尔夫最知名的系列作品《建筑密度#39》,年)
迈克尔·沃尔夫
大都市生活的拷问者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隗延章
摄影/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Wolf)
图片由弗劳尔斯画廊
(FlowersGallery,伦敦纽约)提供
发于.5.20总第期《中国新闻周刊》
“有时候生活在大城市真的很令人沮丧,我想展现的是他们的煎熬。如果不把这些展示出来,我们都意识不到自己生活得竟然如此糟糕。”迈克尔·沃尔夫曾对媒体这样感慨。
迈克尔·沃尔夫是一名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的摄影师,曾三次获得荷赛奖。今年4月,他在睡梦中逝世于香港长洲的公寓,享年64岁。
他最为知名的摄影作品,带有一种对大都市生活的拷问色彩。香港的摩天大楼,在他的照片中压抑、密不透风,日本地铁中的乘客,在他的镜头下,像是被关在罐头中的沙丁鱼。
迈克尔·沃尔夫“它们一点也不美”
迈克尔·沃尔夫早年曾在欧洲、美国、加拿大生活,后来在德国杂志《Stern》任驻香港的摄影记者。但他作为艺术家生涯的真正开端,要从年SARS侵袭香港说起。
年4月的一天,他的儿子放学回来,对他说:“爸爸你知道吗?我最好朋友的父亲昨天去世了。”他的妻子完全崩溃了,对他说:“我不能在这待着了,我要回德国去。”
迈克尔·沃尔夫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香港生活九年,却从未拍摄过这里。此前,他总是忙于去香港之外拍摄,回香港只是编辑图片。“我感到内疚。”他在一篇自述中这样写道。
最终,他选择留在SARS侵袭中的香港,并且拍摄它。那段时间,他每天早晨6点出门,穿梭于香港的大街小巷,直到晚上6点,带着胶卷,回到暗房冲印。
《建筑密度#》,年(图注:《建筑密度#75》,年。迈克尔·沃尔夫最知名的系列作品《建筑密度》。摄影师裁掉天空和地平线后的画面仿佛无限延伸、永无止境。除了照片本身抽象鲜明的艺术形式,观看者更加好奇于隐藏在高密度建筑中的无数生命。)
SARS中的香港街头,人们戴着口罩,所有事物异常沉默。对迈克尔·沃尔夫来说,却是一段至关重要的时光。他在这期间找到了自己看待香港的视角:香港的高楼大厦。
起初,他只是拍摄摩天大楼整体的照片,这样的照片,并未打动他自己。于是,他将照片中的天空和地平线裁剪掉,他照片中的建筑,从此看不到边界。在观看者的想象中,高密度的住宅大楼似乎在无限延伸和重复,给人一种压迫感。这在日后成为他最知名的系列作品《建筑密度》。
“(观看照片时)你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可能5倍,可能20倍,甚至倍。这种错觉确实传达了我们在大城市中所体验到的东西。如果你去上海、香港,或任何一个中国大城市,你就会感到如此巨大的密度。”迈克尔·沃尔夫说。
这些的照片看起来很抽象,乍一看,像条形码。看上一会儿,才意识到这是建筑。仔细观察,照片中人们的生活细节会浮现出来:阳台上挂着一条毛巾,一扇略微打开的窗户,或者有人的T恤挂在外面晾干。
他的妻子芭芭拉·沃尔夫曾对德国新闻社说:“他巧妙地隐藏了那些小小希望,在他的作品中,为那些细心的观众留下了人类抵抗或幸福的痕迹。”
(图注:在《香港前门后门》系列中,摄影师捕捉到来自城市街道的碎片。城市私人空间的逼仄,迫使居民们重新开垦公共空间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图注:来自《后巷临时方案》系列,年~年)
如今,《建筑密度》中的照片,有些一幅卖到了美元的高价。相比他照片中人逼仄的生存空间,他的客户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收藏家们很多都拥有豪宅,在香港、里约热内卢、巴黎有多处房产。
“他们把这些作品买回家挂在墙上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照片很美,然而事实上,它们一点也不美,”沃尔夫说,“这有些讽刺。”
“这样生活是否值得?”
人在大都市中的生活处境,逐渐成为沃尔夫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