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什么鲶鱼效应和温水煮青蛙并不科
TUhjnbcbe - 2022/9/8 17:43:00

某些心理学效应在管理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经常被提及的“鲶鱼效应”和“温水煮青蛙”。

朋友发信息给我,非常气愤地说:“今天才知道鲶鱼效应和温水煮青蛙是伪知识,自己相信了很多年,还应用了很多年,可真是傻。”

言语间的情绪和懊恼,恍惚间让我觉得好像手机那头的他,发觉自己深爱了多年的女子,原来竟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模样,一副捶胸顿足、后悔不迭的模样。

看来,不回应他几句,没办法让他平心静气了。

01先来聊一聊“鲶鱼效应”和“温水煮青蛙”

“鲶鱼效应”说的是挪威的渔民发现在一个只有沙丁鱼存在的容器里,沙丁鱼不爱游动,很容易缺氧窒息而死。而如果在沙丁鱼容器里放入一条鲶鱼之后,由于沙丁鱼害怕这个不一样的存在,就会加速游动,就活得很好。

管理学中经常用“鲶鱼效应”的原理,来引入竞争机制,市场竞争机制或者人才竞争机制,认为有竞争,企业才能有进步,人才才能有活力、有优胜劣汰。

“温水煮青蛙”则说的是,如果把青蛙放进沸水里,它会立即跳出来;但如果把青蛙先放进冷水逐渐加热,它就会失去警惕,等到发觉的时候已经失去了逃出去的可能,就慢慢变成熟青蛙了。

管理学中用“温水煮青蛙”来提醒企业保持警惕、不能坐以待毙,提醒个人要谨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那么,为什么说“鲶鱼效应”和“温水煮青蛙”是伪知识呢?

关于”鲶鱼效应“,有人研究论证了一番,发现挪威地处亚寒带,沙丁鱼是温带海洋鱼类,而鲶鱼是淡水鱼。

这沙丁鱼和鲶鱼根本就不生存于同一个水域,两种鱼的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也都不一样。

并且,“鲶鱼效应”在挪威语和英语文化中使用的频率很少,据此推断大概率这是一个杜撰的伪管理知识。

而关于”温水煮青蛙“,也有人在近年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结果是,水温升到青蛙不舒服的程度时,青蛙并没有失去觉知力和行动力,它还是会跳出来的。

当然,伪知识并不值得推崇。但是,从应用的角度,我是这么回应的:

02重点是故事背后传递的思想,而不是故事本身

“鲶鱼效应”和“温水煮青蛙”,顶多算是管理学寓言或故事,算不得科学,所以倒也不必特别较真它们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关于这两个心理学效应,不可取的是关于表面的文字中表述的知识点,而不在于背后传递的心理学效应和管理学思想。

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精华的部分依然还是值得继续使用的。只要你觉得依然是可用的、实用的,它们依然可以被应用、被传播。

大不了,以后你每次传播的时候,同时也告知别人”故事本身的真实性是有问题的,请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鲶鱼效应和温水煮青蛙并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