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7384岁不是什么ldquo坎儿
TUhjnbcbe - 2021/7/8 19:46:00

73、84岁是民间俗称的“坎儿年”,让很多老人心存恐慌。为何有此说法?

实际上,因为我国的两位先贤孔子和孟子享年分别为73岁和84岁,老百姓认为如果能活过这个年龄堪比先贤,才诞生了此种说法。

随着医学进步,寿命不再局限于某个年龄。世界卫生组织年公布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平均预期寿命83.7岁。上海市卫健委披露,年上海户籍老人平均期望寿命达83.63岁。

可见,73岁和84岁并不是“坎儿”,只要保养得当,成为百岁老人不是难事。

73、84岁虽不是“坎儿年”

但4个健康问题要注意

世卫组织将老人分为3类:

青年老人(60~74岁)

标准老人(75~89岁)

高龄老人(90岁以上,也称长寿老人)

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韩布新表示,躯体、心理和灵性3个层面的整合状况,决定了这几个年龄段人群的不同情况。

大部分青年老人的躯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皆允许其社会参与、追求生活质量;大部分标准老人由于老年病积累,致残率提高,面临躯体、心理两方面衰老;大部分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必须有人照护,此时灵性需求至关重要,亲友需帮其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旅程。

73、84岁虽不是“坎儿年”,但是老人在保养方面还是不能松懈。

中医院理疗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耿引循表示,随着年纪增加,某些器官功能出现退化,老人要注意以下问题。

1.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老人不仅易血压偏高,而且可能患上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还会诱发冠心病。

2.2型糖尿病。内分泌紊乱会造成老人胰岛功能下降,导致血糖控制异常,患上2型糖尿病。

3.骨质疏松。许多老人年轻时营养不良,补钙量不足加上骨质流失造成骨质疏松。

4.免疫力下降。

老年人要长寿

保养有“四要素”

1.运动。不仅能改善大脑功能,还能增强心肺及免疫力。健步走、太极拳、慢跑、交际舞等都是不错选择。

2.定期体检。常规体检每年1次即可,特殊情况应咨询医生。

3.调整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避免过度饮酒。

4.良好睡眠。每天7小时左右。

跟着长寿老人这样吃

你也能活到+

1

95%的食物来自于植物

全粒谷物和豆类在长寿老人的饮食中占很大比重,他们还食用大量的应季蔬菜。

研究表明,最有益于长寿的食物就是绿叶蔬菜,与不食用青菜的同龄人相比,每天食用1盘蔬菜的成年人在未来四年内,死亡风险会减半。

2

每周吃红肉不超过两次

大部分长寿家庭都节制吃肉,要么把它当作配菜,要么用来给别的菜调味。他们每个月只吃五次肉,每次不超过2盎司(约57克,相当于一副扑克牌的大小)。

与此同时,他们更喜欢食用家庭农场养殖的鸡肉、羊肉或猪肉,这些动物大多自由觅食,体内含有更多的欧米伽3脂肪酸。

3

平均每天吃85克鱼肉

鱼肉在长寿老人的日常饮食中最常见,如沙丁鱼、三文鱼和*花鱼,这些鱼较少接触到高浓度的汞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

4

每周吃3个鸡蛋

长寿地区的人一次只吃一个鸡蛋,绝不多吃。他们或是把煎蛋卷入玉米薄饼,或者煮熟用来做汤,也与其它果蔬和全粒谷物一起食用。

5

每天食用半杯煮熟的豆子

豆类食品(黑豆、*豆和扁豆等)是长寿地区人群饮食最重要的部分。豆类由21%的蛋白质、77%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脂肪构成,是膳食纤维的极佳来源。豆类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高于很多食物。

6

食用全麦面包

面包是长寿地区人们的主食,但成分和一般的面包不同。它由多种谷物制成,包括小麦、黑麦和大麦;每种成分都含有多种营养素和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助消化,而且升糖指数较低。

7

减少糖的食用量

长寿地区的居民食用糖的量只有普通人的1/5,他们通常每周只吃2~3次饼干、糖果和烘烤食品。百岁老人一般只在喝茶时放点蜂蜜,或是在庆祝场合吃少许甜点。

8

每天吃两把坚果

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通过3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与不食用坚果的人相比,食用坚果的人的死亡率会低20%。其他研究表明,含有坚果的饮食能将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20%,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9

增加水的摄入量

每天要保证喝七杯水,体内水分充足能降低血液凝块的风险。

10

喝酒只喝红葡萄酒

长寿区域的居民每天会饮1~3小杯葡萄酒,有助于人体系统吸收植物性抗氧化剂。少量饮用红葡萄酒可以减轻压力,促进整体健康。

11

常喝绿茶和咖啡

绿茶有抗炎特性,饮用绿茶能降低人们患上心脏病和一些癌症的风险。还有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的人,其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的发病率较低。

12

多种食物搭配吃

如果担心无法从植物食物中获取充足的蛋白质,解决办法是把豆类、谷物、坚果和蔬菜搭配食用,它们联合起来能提供人体无法合成的所有必需氨基酸。

健康养生

生活细节决定健康水平,尤其饮食上,有时候只需要做出一点点改变,就能收获成倍的健康。

为您

推荐

体重与死亡的关系被发现了,原来这样的体重最长寿!

慢性子不易老、更长寿!老人养生应该学会“慢生活”!

男女长寿的短板被发现了!想长寿,女人要提升它,男人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7384岁不是什么ldquo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