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刊选读我长得这么ldquo好看
TUhjnbcbe - 2021/6/4 3:44:00

从遥远的南北极,到人迹罕至的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从干旱的非洲,到湿润的热带雨林;从天空到海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无数的野生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本期专题的主人公们,原来有着各自的职业和迥异的人生,最终却因为各种机缘成为了野生动物摄影师。他们背负着沉重的摄影器材,也背负着人类对动物的关爱,穿梭在人迹罕至之地。这个6月,《山野》将带领读者跟随他们的镜头,去开拓未知,看看人类文明之外,世界的另一面。

摄影师简介:蔡送达

黑水摄影师,尤其擅长水下微距摄影,具有惊人的融合色彩和光线的能力。多次在各种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得奖项,其作品曾在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博物馆、荷兰的纳图尔博物馆和意大利威尼斯展出。年,全球著名的潜水杂志《ScubaDiving》举办的第14届年度水下摄影大赛中,凭借一幅在菲律宾拍摄的章鱼照片夺得了微距摄影组第一名。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年6月刊

文/史卫静

图/蔡送达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海底两万里》用瑰丽的想象为人们展示了神奇的海底世界。到底真实的海底是否如科幻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在现实生活中,如蔡送达一样的水下摄影师们就在用自己手中的相机,为人们呈现更加真实却依然奇妙的海底世界。

△Cenotes

年11月28日拍摄于墨西哥坎昆

Cenotes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洞穴潜水员。每个潜水员的目标都是有一天要来到这里,在他们的一生中至少看到一次从天空散射的自然光。

入了黑水摄影的坑

年,第一次在菲律宾长滩岛体验潜水的蔡送达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个水下摄影师。

第一次下水的奇妙感觉,蔡送达至今都还记得,“对我来说,那是个全新的世界,是我以前去任何地方旅游都体会不到的。”热爱旅行的蔡送达喜欢用影像记录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喜欢和朋友分享旅游的乐趣,“说实话第一次把我的佳能5D3带下水的时候还是有点担心,毕竟风险挺大的,好怕它会进水报废掉。”

△捷克鱼群

年2月19日拍摄于菲律宾科隆巴拉望

有了那一次的体验,蔡送达贪恋上潜水的感觉。他不但成了一名水下摄影师,还主攻难度比较大的黑水摄影领域。“黑水摄影是我在水下拍摄大概两年多后才接触的,那时候老看到别人拍到一些奇怪的生物,有些看起来好像外星人,就觉得很新奇。”蔡送达说,当时接触黑水摄影的时候,他所在的菲律宾还没有店家在做这个,“只听说几个老外懂得这些,后来尝试去联系他们也不了了之,当时就想说没人教还不如自己搞,后面去网上看了一些资料后,自己就慢慢摸索出方法了。”

所谓黑水摄影,就是天黑以后,在大深度的海水中进行夜潜拍摄。在黑水摄影过程中潜水员遇到的大多数动物都非常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亚洲羊头濑鱼

年4月22日拍摄于日本千叶

亚洲羊头濑鱼,在日本也被称为kobudai,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物种,这意味着它具有允许其改变性别的雄性和雌性器官。

其中许多动物很少被潜水员看到,有些甚至从来没有被拍过,包括许多幼年期的鱼类、浮游动物、软体动物、头足类动物、水母和无数其他的无脊椎动物。这对蔡送达来说,就是诱惑他一次次潜入水下的最大动力。

技术装备的双重准备

与普通的夜潜不同,黑水摄影的拍摄难度是很大的。主要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夜晚的海水流动性比较大,也没有任何参照物,在拍摄的过程中很容易不知不觉下到很深的地方,这样就非常危险了。所以黑水摄影并不是新手潜水员可以轻易尝试的。

△斑马章鱼

年9月20日拍摄于菲律宾阿尼洛

斑马章鱼生活在珊瑚礁沙质底部,但在幼年时,它们漂浮在开阔的水域。它透明的身体和色素细胞集中在大脑和消化腺中,体型小,可以共同提高隐身效果。

另一方面,黑水摄影的环境是全黑的,而寻找拍摄的那些水下小动物大多是完全透明的,这就决定了拍摄过程中大量的光线是必不可少的。需要用大灯照亮水下20—40米的深度,利用生物的趋光性,将深海的生物引到浅水区进行拍摄。

据蔡送达介绍,他每次进行黑水摄影时通常都是下午5点左右开始绑灯,“一般我们会用浮球加绳子每隔5米绑一个水下的常亮灯,最深的灯放在水下25米的位置。”他说道,随后6点出船,在太阳还没消失的时候寻找潮面,然后通过浮潜确认水下有没有水母来决定晚上下潜的潜点。“一般一个晚上我们会做两潜,大概在晚上12点半结束拍摄,体力好的时候会做三潜,这样的话回到度假村都要凌晨4点多了。”

△皇带鱼

年1月29日拍摄于菲律宾阿尼洛

粗鳍鱼通常被称为“地震鱼”,粗鳍鱼亚目下辖3科,分别是冠带鱼科、皇带鱼科、粗鳍鱼科。坊间更流传着生活在深海水域的皇带鱼除非因为地质出现大变动,例如发生地震,否则很少会游到浅水的海域,改变栖息环境,因此被捕获的机会极微,也因为这样的生活特性,才会被称为“地震鱼”,相传皇带鱼会因地震而受惊,游至浅水避难,所以它的出现即预示了会有大地震的发生。

在装备方面,除了潜水装备,每次下水蔡送达也要带包括灯具、相机、镜头等拍摄装备。“我现在用的是尼康D,套上来自奥地利Seacam的潜水壳,就可以下水拍摄了。”蔡送达介绍说,水下拍摄所用的设备跟陆上拍摄是一样的,差别在于需要一个防水的壳体,“毕竟市场上的大部分相机在设计起初都不会考虑有人会把相机带下几十米的水域。”他解释道。

在蔡送达看来黑水摄影就像寻宝,永远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寻找和目睹那些很少人遇到的惊人的生物是会让人非常上瘾的。

△猎食者

年11月19日拍摄于菲律宾阿尼洛

潜黑水是最直接观察食物链的方式,吃与被吃的戏码,时常活生生在眼前上演。弱肉强食的法则中暗藏哲学,看似柔软的头足类竟然是珊瑚礁近岸最刚强的掠食者!照片中的鱿鱼利用聪明的头脑和快速灵活的移动能力,加上让人疑惑的色素细胞的斑纹变化,成功用触手捕捉了一条鱼,并利用似剪刀般的嘴喙撕裂鱼肉,最后将无法处理的鱼头抛弃,传递给其他腐食动物继续着元素的循环。

加深对海洋的感情

黑水摄影是极具挑战性的,进行一次拍摄可能要下潜几次才能获得成功。有时候拍摄的生物不适应被潜水员的灯光照亮,然后便试图逃到黑暗中去,这时作为摄影师,除了等待别无他选。

△猎杀

年1月19日拍摄于墨西哥索科洛

一群沙丁鱼正在被海豚和大量鲨鱼猎杀中。

蔡送达选择的拍摄地点大多在开放水域,一般拍摄的生物都是游荡于深海海域,这就需要在拍摄的时候多一分耐心,同时,良好的潜水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他表示,“在深水中自由漂浮需要优秀的浮力技能。越好的浮力控制,拍照就越容易。在水下动作缓慢也很重要,因为很容易引起水流,惊扰到拍摄的生物。”

在世界各地的海域拍摄了这么多次,他最爱的两片海域是菲律宾的阿尼洛和挪威的特罗姆瑟。“可以说我的黑水照片90%都是在阿尼洛拍摄的,那里有几个天然内湾,很多水下生物幼体都会在晚上到这里来觅食。我不敢说这里是全世界最好的黑水潜点,但是这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蔡送达表示,经过几年对当地洋流和潮汐时间的研究,他已经锁定了这里几个最好的潜点。在什么时间,在哪个位置能拍到哪些生物,他了然于胸。

而特罗姆瑟则是蔡送达去过的最远最冷的地方。年11月,他跟随大洋洲一支地理团队一起去挪威探险。“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在零摄氏度以下的开放水域下水,也是第一次见到十几条比鲨鱼还要大的虎鲸。”常年拍摄微距的蔡送达表示自己真的是被这样的大场景震撼到了。

△毛毯章鱼

年1月19日拍摄于菲律宾阿尼洛

我们看到的是雌性毛毯章鱼,身长可能超过2米。这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因为一般来说雄性毛毯章鱼只有几厘米长。毛毯章鱼的奇特名字来源于其腕足之间如同毯子一般的肌肉膜。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们会伸出腕足,张开巨大的“毯子”,试图吓跑入侵的掠食者。

常年在大海中潜水拍摄,身为水下摄影师,蔡送达对于海洋的感情必然和普通人不一样。

美国深海女王SylviaEarle是蔡送达的偶像之一,在保护海洋的公益行动方面,她对蔡送达的影响最大。SylviaEarl曾说过,保护海洋不只是保护几条鲨鱼、几只北极熊、几头鲸鱼,保护海洋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毕竟你饮用的每一滴水,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与海洋息息相关,无论你生活在地球何方。

多年的拍摄经历让蔡送达越发觉得,只有当你真正下到水里,并且爱上海洋,你才会好好地保护它。他长期与一些国外的杂志进行合作,会不定期地推出一些拍摄心得,同时也会参与一些公益展览。“只要是关于环境保护以及海洋保育的活动,我都会无偿提供照片以示支持。”蔡送达说道,而他的作品同样也震撼了更多人的心,带动他们投身保护海洋的行动中。

被黑水摄影改变的人生

颇具探索精神的蔡送达在水下摄影方面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炽烈的情感。他在水下摄影中融合色彩和光线的能力让人惊叹,黑色水域中的独特光芒让他的作品充满灵性。对他而言,能够探索海洋深处是人生中最美妙的经历之一,他希望通过他的作品能够向更多人展示深海之中的独特之美。

这些年来,蔡送达在各种国际摄影比赛中赢得了无数奖项,并频频登上国内外众多知名杂志,他的作品也曾在美国、荷兰、意大利的多家博物馆展出。这些成就让蔡送达倍感欣慰。

在黑水摄影的路上,他完全靠自己一路摸索而来,“可以说之前中国人在黑水摄影这一领域的作品基本是零,以前在国际上看到的黑水作品基本都是外国人拍的。近年来我的作品获得很多国外摄影比赛评委和摄影师们的认可,还是挺开心的。”

说到水下摄影对自己人生的意义,蔡送达用了“重生”这个词。“潜水对我来说就是重生,在没潜水前我的空余时间基本都是在喝酒中度过。可以说这个爱好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周围很多人。”蔡送达由衷地表示。

△船蛸

年1月19日拍摄于菲律宾阿尼洛

漂浮在海中的水母就像火车一样,总是满载免费搭便车的乘客。终其一生都漂浮在海中的船蛸,属于雌雄两性体型差异很大的动物,雄船蛸成体仅有2.5—4厘米长,且无法像雌船蛸可以自己分泌壳,往往得依附在路过的水母或是海鞘上,以减少被掠食者捕食的机会,并能节省体力。等到性成熟后,偶然的交配机会到来,雄船蛸便会断开交接腕,送到雌船蛸体内,并在不久后死去,完成这短暂且飘泊的一生。

对于我们和水下摄影发达国家的差距,蔡送达列举了几个数据:在美国的3亿多人口中,拥有潜水证书的人数为万,占全世界参与潜水活动人数的41%左右。而欧洲和澳大利亚的潜水人口则分别占全世界参与潜水活动人数的25%和20%。

“在潜水方面我们至少落后人家20年以上,毕竟他们很多地方开车就可以到潜水区域,我们的近岸因为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都是没有办法进行潜水的,想要潜水一般都要到国外去。”不过,这样一个数据让蔡送达看到了我国潜水的希望:近十年来我国潜水产业也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着。

“美国和意大利可以算是世界上水下摄影水平最强的国家了,在水下摄影这一领域他们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几年前的国际水下摄影比赛中几乎看不到中国摄影师的身影,这两年倒是看到几个来自北京的摄影师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中国摄影师也开始在水下摄影领域崭露头角了。”对于我国水下摄影尤其是黑水摄影的发展前景,蔡送达充满期待。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投稿邮箱:shanyecma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刊选读我长得这么ldquo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