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表达的差异——干货分享
(特此声明:翻唱音乐内容不做商业用途,若侵权请联系删除)中日文化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地区差异。本期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中日用不同“食品”表达同一个事物的日语小知识,并为已开放报名的7月份日语能力考试整理了注意事项,为同学们加油打气!一起看下去吧~
中日怎样用不同“食品”表达同一个事物呢
1.遇到想象不到的喜事(福从天降):中文:“天上掉下馅饼来”;日文:「棚からぼた餅」(たなからぼたもち)。
「棚」是架子,一般都搭在比较高的地方,放些杂物。「ぼた餅」是带豆沙馅的糯米点心。就是说,意想不到的,从高处的架子上面掉下甜点心来。不论是中国的馅饼也好,还是日本的甜点心也好,都是人们盼望的好吃的食品。人们用熟悉的好吃的东西,来形容等待幸福的降临。当然,这样的好事是没有的,所以中国话说“天上掉不下馅饼来”,日语也说:「棚からのぼた餅はない」,用以告诫人们。
2.拥挤不堪中文:“沙丁鱼罐头”;日文:「鮨詰め」(すしづめ)。在上班的高峰期(ラッシュアワー),公共汽车里拥挤不堪,我们常用“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来形容。在日本,虽然大量的捕捉沙丁鱼,但是很少用这个词来表示拥挤。而是用「鮨詰め」。「鮨」和「寿司」是一样的、都读「すし」。由于「寿司」盛到食盒里时,为了不松散,有意塞得很紧。所以,在日本说“挤得很”时就叫「鮨詰め」。但中国人理解起来可能就比较困难,首先很多人对「寿司」是什么,还不了解,对于它的装盒就更难理解了。
3.在游泳池或者公共大浴池人非常多中文:“煮饺子”;日文:「芋洗い」(いもあらい)。煮饺子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事物,每当饺子在锅里翻滚时,真是勾引着我们强烈的食欲。而在游泳池或者公共大浴池人非常多的时候,也经常用“煮饺子”来形容很多的人泡在水中的样子。那么日本人又怎样形容这种情形呢?日本人不会用煮饺子,虽然他们也吃饺子,但是极少吃煮的饺子,而是吃锅贴。所以看很多人泡在水里,也想象不出煮饺子的样子。他们一般说「芋洗い」。芋是各种薯类的总称,包括马铃薯、红薯、芋头、山药等等。但是除芋头以外体积都比较大,不可能一下子洗很多,所以,主要是指“洗芋头”。削好了皮的白白的芋头泡在水里,也是很形象的。不过,我曾经和日本朋友提起过此事,我认为还是中国的形容好,因为洗芋头时芋头要沉底的,煮饺子是要漂起来的。游泳池的人都沉底了,不是太危险了吗?当然不管用什么形容,人们都是各自选择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
4.嫉妒、猜忌中文:“吃醋”、“醋坛子”;日文:「烧き餅を烧く」(やきもちをやく)、「烧き餅」。中国话里经常形容嫉妒、猜忌说成是“吃醋”,把这种人称作“醋坛子”,主要是形容其“酸”劲。日语中类似的词语是:「やきもちを烧く」。词的来源是「妬く」(やく),由它的谐音变成了「烧く」,单纯的“烤”说明不了问题,烤什么好呢?日本人最熟悉的是烤年糕,于是就变成了「やきもちを烧く」,简称「烧き餅」。查日本的词典,查到「烧き餅」时,第一个是烤年糕,第二个就是嫉妒。从这个词发展,有了「やきもちごころ(嫉妒心)」、「やきもち屋(爱嫉妒的人)」、「やきもち腹(爱嫉妒的人)」、「やきもち烧き(爱嫉妒的人)」等等。甚至有「烧き餅烧くとて手を烧くな」的谚语。这句话直译是“烤年糕不要烤了手。”实际的意思是“嫉妒过头会灾祸惹身的”。如果不知道词义的演变,很难明白这个道理呢。
5.去了之后就没有消息中文:“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日文:「梨の礫」(なしのつぶて)「礫(つぶて)」是“小石块”。「梨」和「無し」(“没有”之义)谐音,都读「なし」。所以打出去后再也不回来的石头叫「梨の礫」,用来形容出去后再也不回来、再也没有消息的人。和中文的“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是一个意思。
7月日语能力考已开始报名!
参加7月份日语能力考的同学注意啦!3月22日N1级别可以报名啦!3月23日(今天)N2级别也将开放报名,大家不要错过时间哦!
报名方式:日本语能力测试的唯一报名方式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所属中国教育考试网提供的全国统一网上报名。网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