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小姨子原来是个大善人
?????文/刘献洛
时间如梭,今天是大年初三,又是一年一度的西方情人节。朋友圈里从一大早就开始被各种情人节礼物刷屏,人们都在不约而同的炫耀老公或情人的大方和贴心。但也有人是以特殊的方式来表达特殊的爱。
???????一
小姨子秀丽端庄,是一名中学数学老师,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工作上也一丝不苟,线上教学之余,一有机会便进行自我充电。但是,我从别人口中得知,她是一个“吝啬*”,因为每次家庭聚会或出行,她都舍不得分享汽油费、餐费、景点门票等等。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对她没有什么好感,总是有意无意地疏远她。
也许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首因效应”,据说是一个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发现的一个心理现象。就是说第一印象对于人们来说会造成根深蒂固的一个认知。也就是说,被先接收到的信息,能够被先记住,在心里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首因效应。
我想起了*思华校长写过一篇文章,他提到金树仁院长宣布下学年退休,由崇光女中前校长王德兰修女接任。学校老师听到这个消息,便开始议论纷纷。有的人听说她不苟言笑,难以相处。有的人听说她曾经大刀阔斧地改革,辞退了很多老教师,导致怨声载道。所以很多人还没见到修女本人,就对她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猜想。
然而,*校长跟王院长在研讨会上交流过后,才发现她对教育和管理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被一个督导诋毁中伤,并联合家长对抗之后,依然采取以德服人的方式来自证清白,这让*校长非常佩服。王院长的话令人深思,她说“自己坐的正,站得直,凡事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没有什么好怕的。当一个学校的领导,难免会得罪一些人……但只要大家多沟通,化解心中的误会,一切就没有问题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院长德才兼备,非常大度,在那位督导患了重病之后,还不计前嫌地去探望她。
我提这件事,其实是想证明不要道听途说,以貌取人、避免首因效应对人造成的误导。
????????二
今天是情人节,我也想着送妻子一束花或者巧克力之类的,毕竟女人都比较感性,希望被人宠、被人疼。可我像往年一样去买花时,被她阻止了,她说花太贵了,很快就枯萎了,太浪费钱了。再说,我们一年多都没有收入了,有这些钱可以买点肉、蔬菜多实惠啊!我顿时被她的话感动的一塌糊涂,多贤惠的妻子啊!
中午吃饭前,小姨子叫我去他们房间,说有事跟我商量。我笑着说,什么事啊,神神秘秘的。
我走进他们的房间一看,简直惊呆了,房间里到处都是用小熊和绸布玫瑰扎好的花束。她一边忙碌地扎一束花,一边招呼我坐下来。她递给我一束花,并笑着说,“你拿这一束花送给姐姐,就说你从我这里买的,但是我不要你的钱。”
我说,“那怎么行呢,你要趁着情人节做生意,我白拿去一束,你就少赚一笔钱。”(在这之前,我就听妻子说,她大妹想在情人节做花束生意。)
她就向我道明了原委“其实两个礼拜前,我就去一个批发市场买好了这些材料。每天晚上,我都熬夜到很晚,就为了赶在情人节那一天,做好所有的花束,并送给姐姐、妹妹还有姑姑、阿姨们。你知道,因为疫情,大家的生活都很艰难,很多人都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就像我的几个阿姨,她们的丈夫去世了,也没有人给她们送花。可我还可以在线工作,我老公还可以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去跑摩的。生活本来就是要有仪式感,我给她们送花,她们就会很惊喜,我也会更高兴,因为我分享了她们的喜悦,所以快乐就加倍了。”
我问“你会扎花吗?”
她说“不会,我是跟着视频教程学的。开始,我以为很简单,真正动手做了,才发现并没那么容易。所以直到现在,都没有完成。”
我说“听你姐姐说,你要趁着情人节做生意的,难道不是吗?”
她笑着说“那是善意的谎言。”
听她微笑着说完这一番话,我的心瞬间被触动了。我实在是没想到,众人口中的“吝啬*”竟然会这么大方,这么善良,这么有爱心。我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了。
????????三
记得去年六月份,菲律宾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妻子的大妹曾经动员所有兄弟姐妹帮她做炒面、炒饭等一些比较耐饥的食物,并打包好,然后冒着被病*感染的风险,送到那些抗疫一线人员手中,包括医护人员、交警、关卡工作人员等。当时,我们所有人都觉得那种行为真的是太冒险了,病*那么猖狂,万一……最后,经过她的软磨硬泡,终于说动了小妹夫,因为他很擅长于做各种美食。当小姨子把食物送到抗疫一线人员手里时,她看到他们脸上的勒痕,看到了他们湿透的衣服,更看到了他们脸上的笑容!
我提到这件事的时候,她只是微微一笑说“我只是想为抗疫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她还告诉我,“年一月份,当塔尔火山爆发之后,很多附近的居民被临时安置到远离家园的学校。我也在亲人和朋友之间进行了募捐,虽然一些人不理解我的行为,但是我并没有半点怨言。当我把方便面、沙丁鱼罐头等等食物送到灾民手中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眼中激动和感激的泪花。”
她接着说,“你知道,菲律宾的贫民很多。有时,在学校里,我遇到很多学生,他们因为家庭贫困而吃不起午餐,我就自己掏钱给他们买午餐……而且,做这些事的时候,我都是心甘情愿的,所以也没有在任何社交平台炫耀过。”
我彻底被震撼到了,一个曾经被我误会的人,她的胸怀竟然这么宽广。在“小我”方面,她从来都是非常“吝啬”。然而在“大我”方面却表现得如此慷慨、大方,令人钦佩至极。我顿时觉得她是那么高大,而我却是如此的渺小。
????????四
古人云“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过年时,我们经常在对联上看到“五福临门”四个字,但是“五福”是什么呢?它们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而绝不是支付宝上所谓的“爱国福、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敬业福”。一个人唯有好德,唯有乐善好施,才能得到所谓的荣华富贵、健康长寿。而不是积所谓的“五福”去抢红包。
一个经常做好事的人,不管别人知道与否,但老天是知道的。你所有的好运,也都是自己努力、行善的结果,而不是争来的、抢来的。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存善心,行善事,说善言。行善并不是一定要等攒了多少钱或者成了富豪,再去高调的去做慈善,去捐款,而是要在日常点点滴滴之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乞讨者,不要漠视。看到夜里摆摊的,能买就多买点。体恤孤寡,敬爱老人。孝敬父母,爱人如己。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有钱不傲,多提携亲朋,赈济灾民。多微笑,少摆脸色。多积口德,不恶语伤人。甚至为人指路,救护动物……
不但身体力行,更要劝人向善。
????????五
在读*校长《忆阿??》一文时,他提到阿??有做早操的习惯,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每次都会带一条毛巾和很多面包出门,但最后都没有带回来。他们都以为阿??年龄大了,得了健忘症,把毛巾弄丢了。后来才知道,是因为阿??可怜公园附近的穷人,想在有生之年,尽一点绵薄之力去帮他们。阿??乐善好施的精神,深深鼓舞着*校长,以至于他也秉承了阿??的遗志,每年都会去孤儿院、养老院、公立学校等场所做一些慈善活动。
记得之前在《洛南文友汇》里看过赵新胜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他提到了四件事:第一,他帮助一个未上过初中的驾校同学如何在考卷上识别英文字母ABCD,后来该同学免费为他提供了宿舍。第二,邻居买了一辆四轮车,想到河南豫灵拉(摇床)渣子挣运费。但邻居不会开车,便请他帮忙开车。于是,他得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第三,为了照顾岳父而躲过了年的金融危机。第四,年初,为了给人当伴郎错过了出国务工的机会,但也躲过了国外的疫情风暴。
“扫地不伤蝼蚁命,怜惜灯蛾纱罩灯。”这就是慈悲行善。什么是慈悲?佛法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为慈悲。”故观音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里面有一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太上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三国志》中刘备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重积德则无不克。”“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佛经云:“凡夫畏果,菩萨畏因。”“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
蒲松龄在《省身语录》中说“非因报应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网上也流传着一句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滚滚红尘,我们都汲汲于功名利禄,我们都习惯了得到,却不愿失去,不愿给予,不想吃亏。孰不知,吃亏是福,给才能有!
而且,给予了、行善了,不要到处宣传,显得自己很了不起一样。这样的行善不但不能为自己带来好处,还会损害自己的福报。不为人知的善行是为积阴德,阴者,隐藏也。当今很多企业家、明星做了善事,都在大肆炒作、宣传,为自己增加人气,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助人就是助己,给人才能得到。行善积德,广种福田,也才能收获一片光明!
四合道人原创不易,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