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没有绝对正确的教育方式,但用理性代替粗暴,学会赞美和尊重孩子,一定可以让孩子有更加幸福的成长空间。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这25个教育法则,建议分享收藏。
一、鱼缸法则——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我们常常帮孩子做出选择和回答,使得孩子没有了思考和创新思维,也不会做太多尝试,即使让他学到了知识,也无法举一反三。
二、罗森塔尔效应——对孩子积极期望
积极的期望带来积极的结果。缺少积极的期望与支持,孩子会变得消极,或者在挫折后一蹶不振。而家人和朋友就是这种支持力量的核心。
三、强化定律——好习惯在于不断强化
人的行为在二段时间或一些重复的经历后就会形成习惯,研究表明,21天就足以形成一个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孩子会享用一生,因此从细节开始引导孩子吧。
四、狼性法则——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常说,学习靠的是兴趣,而兴趣来自好奇心的培养。研究表明,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的人,兴趣往往十分广泛,创造力也特别强。
五、梦想法则——孩子的成长需要梦想
告诉孩子标准答案,无异于毁了孩子的梦想。不要急着教孩子怎么去做,只需要告诉他做成什么样,鼓励他们去创造、去寻求答案。
六、南风效应一一切行动靠自觉
南风和北风比赛谁先让行人脱掉外套,北风刮得人把衣服越裹越紧,而温暖的南风则让人主动脱掉外套。可见只有出自自发的行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引导孩子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加宽容,收效会更好。
七、自然惩罚法则——孩子自己承担过错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的过失不可能由别人来承担。让孩子承受他的过失带来的结果,这就是自然惩罚。
八、尊重法则一一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
研究表明,与父母之间关系平等,相互尊重,且保持沟通交流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明显比别的孩子高出许多。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尊重他的隐私,他的选择,他的朋友,常跟他交流,他会得到更好的成长。
九、延迟满足——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
不要让孩子的欲望过快地被满足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要素,是有耐心和克制力。要主动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对欲望的克制。
十、感觉剥夺一一自己品尝生活的滋味
孩子只有通过感觉,才能获得外界的信息,适应生存环境。不要因为怕孩子吃苦,而把孩子放在较好的环境里,这样无异于剥夺了孩子感觉的权力,让他眼界狭小、心胸狭隘。父母应成为引导者而不是干预者。
十一、路径依赖——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人的习惯就如走路一样,选择了一条道路,人就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这就是路径依赖。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所以教育就是要培养一种好的习惯。
十二、倒U型假说一一给孩子适当压力
压力太小,没有动力;压力太大,又成为阻力;只有压力适中,才能成为激励人的动力。给孩子适当的压力,压力过重时还要帮他减压。
十三、破窗理论一一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环境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而家庭环境,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孩子,以身作则很重要,不要让孩子身处在“破窗”的环境中。
十四、天赋递减法则一一教育孩子要趁早
儿童的天赋随着年龄增大而递减。儿童的能力,如果不在发展期内进行培养,就会出现潜能递减的现象比如学钢琴、小提琴,一般认为3~5岁为最佳起始时间。
十五、超限效应一一不要过多地批评孩子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批评,反而让孩子由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到反感。
十六、木桶定律一一让孩子全面地发展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父母应对孩子的“偏科”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努力培养孩子成为复合型人才。
十七、手表定律一一给孩子定明确的目标
只有一只手表,就可以知道是几点,两只手表反而无所适从。一个孩子不能同时接受父母不一致的教育,父母应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目标。
十八、禁果效应一一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
对于青少年早恋,父母不必施以重压,更不应该粗暴干预,尝试理解他们的需求,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人生观、爱情观,引导他们把情感转化为动力。
十九、甘地夫人法则一一让孩子勇敢面对挫折
甘地夫人在孩子手术前如实告诉他,术后有几天会相当痛苦,换来的是孩子坦然面对手术。挫折常常无法避免,让孩子勇敢面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会更平稳。
二十、真爱法则一一教育的真谛是爱
爱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而是给孩子一种精神上的温暖和鼓励,让他明白父母的苦心和期望。教育的秘诀是用心的关怀、交流,而不是下结论,放任自流。
二十一、马太效应一一让孩子的自信心茁壮成长
越有自信的孩子,就越能受到各方的鼓励和帮助,取得更多的好成绩,进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进入良性循环。在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中,要找到自信心的起点哪怕是点滴的,也需要充分肯定。
二十二、狐狸法则一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成年后的狐狸不能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必须独立养活自己。所以,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唯有他们自己努力,才能活得更好。
二十三、鲇鱼效应一一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挪威人用鲶鱼追赶捞捕起来的沙丁鱼,以激发沙丁鱼的生存潜能。同样,竞争可以激发人的内部潜能。在孩子教育上,给他们竞争的舞台,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以后更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二十四、天鹅效应一一溺爱是一种伤害
溺爱常常让孩子变的软弱、无能、任性,还会让他无法养成较强的独立性。俗话说过犹不及,凡事都要掌握“度”,不能过分。
二十五、刻板效应一一对孩子的偏见、成见
父母总记着孩子的“不是”与“错误”,对孩子已经形成种“不成才”的刻板印象,当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语气去评价他,这不仅伤了孩子的自尊,也影响了和孩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