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食物浪费背后,餐厅、主厨、机构们都是怎样行动的?
几乎每家餐厅中都有“光盘行动”的标识,但这张标识的背后是一串惊人的数字。根据WWF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我国每年食物浪费量约为万吨,相当于万人一年的口粮,平均每顿饭中10%的部分都会被浪费倒掉。
在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DanBarber看来,很多被我们浪费的食材可能正是其他人的主食,而只有当人们真正进入厨房的那一刻,才可能意识到浪费的严重性,每个厨师都应该具备把所谓的废料变成佳肴的创新力。
美国蓝山餐厅主厨DanBarber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宽至全球,全世界的食物浪费都十分严重。特拉姆史都华在《浪费:全球粮食危机解密》一书中提到,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食材还没上架就被丢弃了,倒掉的食物中也仅有三分之一是真正的垃圾。
颇受欢迎的《浪费:全球粮食危机解密》
面对如此严重的浪费,永续饮食的概念开始被频繁提及,关于它的探讨和争议也在与日俱增。那么永续饮食等于食物零浪费吗?国内外的餐厅是怎样思考这个问题的?又做出哪些尝试?
打造零浪费餐厅,他们在行动
作为永续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零浪费餐厅的尝试早已先行一步,这些餐厅的主厨都是如何做到的呢?
从食材到建材,零浪费没有那么难
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Nolla餐厅在零浪费上几乎做到极致,餐厅创始合伙人CarlosHenriques曾在米其林星级餐厅ChezDominique和Olo工作过。创办零浪费餐厅的原因是看到太多的食物被浪费,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做一些改变。
餐厅的三位联合创始人
Nolla餐厅的食材均来自本地有机农场,没有任何额外包装,现取现用。农场中的果蔬也是用餐厅厨余堆肥种植的,餐厅还特意为此引进了专业的厨余处理设备。
Nolla餐厅的菜品
除了日常经营外,餐厅也热衷于零浪费烹饪的理念传播,曾联合多家餐厅举办“烹饪无浪费”的活动,吸引了近万人参加,也曾在纽约开设零浪费餐厅ZeroWasteBistro,这间快闪餐厅从建筑材料到餐具桌椅都来自回收利用的食品包装。
ZeroWasteBistro餐厅菜品
食材则取自纽约本地,没有进口,省去了运输成本。菜品中融入了被忽视的食物副产品,呈现风格上也追求简单直接。虽然只有4天的开业时间,但依然成为了当时纽约的网红餐厅。
所谓零浪费,就是将不能吃的重复利用
英国布莱顿的Silo餐厅在主厨DouglasMcMaster眼中,并不太算餐厅,更像是一个极致工业化的食物循环系统。
餐厅主厨DouglasMcMaster
在餐厅的烤面包、烤蘑菇、焗西兰花等菜品中无不体现了这点。吐司来自现场碾磨的面粉,蘑菇种植于咖啡渣中,西兰花的茎部也被充分利用入菜。
餐厅中的西兰花菜品
餐厅的餐盘和桌椅都是可再生材料,曾令主厨发愁的酒水问题竟然也被神奇地解决了。为了避免浪费,餐厅的鸡尾酒不使用新鲜柑橘,而是用醋和酸性粉末调制而成。空酒瓶也有了新去处,它们被赠送给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新。
这一切似乎都印证了主厨那句看似玩笑的话,“任何没被吃掉的东西都会再次被利用,虽然真正的零浪费还做不到,毕竟客人还是要用纸的,但至少我们尽自己所能,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食材用到极致,就是最好的零浪费
位于中国香港的TwinsKitchen由一对双胞胎兄弟创建,在他们眼中物尽其用是当下应对食物浪费最好的手段,咖啡豆在他们手中就几乎得到了%的利用率。
TwinsKitchen创始人Caleb和Joshua
制成咖啡后的咖啡渣被倒进碗中,与椰子油及咖啡糖进行混合,一款能够去角质的咖啡砂就制作完成了。当然做法不只这些,咖啡渣经过再次过滤后可以提炼成咖啡牛油,也可以做成咖啡蛋糕和咖啡饼干,更开脑洞的用法还包括制成家居用品、燃料、蜡烛等。
这对双胞胎兄弟的尝试并不局限于咖啡,他们曾受邀到香港米其林三星餐厅BoInnovation、亚洲50佳餐厅Gaggan工作,也开启过“盛食当灶”的项目,通过富有创意的食物设计来减少厨房浪费。
由TwinsKitchen创新的鸡蛋仔餐盘
在他们眼中,浪费并不是必然发生的,有时候恰恰证明了我们对于食物缺少深度思考,没有充分运用想象力去进行创造,哪怕是边角料也能成为餐桌上的新美味。
跨界者助力,永续饮食愈演愈烈
除了厨师之外,一些非餐饮行业人士或机构也通过“跨界打辅助”的方式,减少了食物浪费,并为我们寻找永续饮食的新突破口。
来自日本的设计师KosukeAraki为了让大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