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号,我写了4年多了,后台显示我有篇原创文章。
我不知道别的搞新媒体的同行是什么情况,但我会时常感觉,我写不动了。
就上面这种标题的文章,隔三差五我就得来。
像不像天天喊着不想上班的你?
但哪怕你前天晚上再赌咒发誓咒骂这该死的打工生涯,第二天得乖乖爬起来,到公司装孙子。
我也一样。
哪怕真的感觉啥也写不出来了,也得乖乖地坐到电脑前面,把手放在键盘上,调动自己那早已精疲力尽的脑细胞,试图再榨出一点想法出来。
手底下打出来的每一个字儿,那都是不破不立的浴火重生。
太特么痛苦了。
▼OlgaDeikou作品▼
以前有个朋友看完我写的东西,嗤之以鼻。
说你这玩意儿不就是发发牢骚,聊一聊自己平时的日常,讲点煽情小故事,最后再上一碗浓浓的鸡汤完事儿,这东西有啥难写的。
我当时就想把键盘拍在他嘴上。
你看苏炳添跑一百米也不难,你咋不去跑呢?
没有过持续输出的人,很难体会到这种痛苦。
人的情绪和想法,是需要缓冲的。
你今天表达了一个观点,输出了某种情绪,感觉很爽。
明天再表达一个观点,输出一些情绪,你觉得也还行。
后天,大后天,大大后天……
天天如此年复一年,你就要吐了。
更可怕的是,这是你的工作。
你坐在电脑前,不管你今天有没有观点,情绪酝酿的充分不充分,你就是要写出来一篇推文。
很多人说工作和生活要分开,但我们这种写东西的不行。
你的工作,就是从生活中提炼一些东西,然后表达出来。
它不存在一个愿不愿意的事儿。
就跟你走进公司,老板给你一个活,你肯定不能说老子不愿意。
一个道理。
▼OlgaDeikou作品▼
我所有的工作经历里面,有两份工作是在写作方面,对我锻炼最大的。
当然这个锻炼的不是写作能力,而是忍受写作的能力。
就是当你完全不想写了,还能忍着恶心,强迫自己把手放在键盘上,一行一行地往下打字。
第一份是当志愿者的时候,在一个文秘出身的科长手底下工作。
他们那边改东西的方式,十分落后。
每次我把东西写完,要用草稿纸打印出来,递给我对面的科长,他会拿笔在上面圈圈画画进行改动,改完之后,再递回来,我再在电脑上改,改完再打出来,递给他看……
如此循环往复,一个文件写下来,打印机被折腾个半死。
最后改完了,我还不能直接传给他。
因为我们那会儿电脑都是加密的,不能连外部网络,也不能插优盘,要用一次性的光盘拷贝。
所以我桌子边上,常年放着一大摞没用过的新光盘。
多么古老的传输方式。
感觉现在年轻一点儿的朋友,都不知道光盘是啥了。
关键是这个科长,贼能抠字眼,一份文件要反反复复地改上好多遍,草稿纸都不够用了最后。
一份文件,纸上改,电脑上改,用光盘拷文件……
我那一年就是在这种折磨中度过的。
▼OlgaDeikou作品▼
第二份是在上海,某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