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吃饭,几乎成为很多现代家庭的一大头疼问题。但各家也各家的难处,有的孩子吃饭时就喜欢满地跑,家人就要跟在屁股后面追。有的孩子只吃肉,不爱吃蔬菜,挑食很严重。有的孩子直接选择不吃,守在电视前一动不动!让很多家长不知所措,想要解决问题,先要了解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
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不饿,吃饭前吃水果,吃零食,胃部塞得满满的,自然不爱吃。2、饭菜没有吸引力,对食物没有兴趣。3、长期喂饭,剥夺了孩子的主动权,让孩子失去对事物的兴趣。4、饭前看电视,让孩子无法从电视中脱离出来,即使饿了也会说不饿。
什么是“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运用于生活中指的是通过一种手段或者措施,刺激某一群体活跃起来。
“鲶鱼效应”的来历,挪威人喜欢吃活的沙丁鱼,但是沙丁鱼活着送到市场上非常难,几乎都是因为窒息而死。后来有聪明人想到了一个方法,将装有沙丁鱼的鱼槽内放一条鲶鱼。鲶鱼以鱼为生,所以鲶鱼会追逐沙丁鱼,追逐运动让水分的含氧量更高,保证了沙丁鱼活着送到鱼市场。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让孩子吃饭上,鲶鱼是被迫沙丁鱼运动的一个条件,而父母想要孩子吃饭,就要找到这条“鲶鱼”,也就是激励手段。
家长学会“鲶鱼效应”,让孩子爱上吃饭
一、让孩子感到饥饿
孩子饿了自己就会找吃的,创造“饥饿感”,是追逐孩子吃饭的第一条“鲶鱼”!那如何给孩子创造饥饿的环境呢?首先在饭前2个小时不要吃任何东西,这是家长必须控制的事情!很多家长总是控制不住要往孩子嘴里塞吃的。其次要让孩子动起来,不要让孩子看电视,要陪孩子做一些消耗体力的运动!这样疯玩后的孩子自然会感到饿。
二、加强孩子对食物的兴趣
“兴趣”是追逐孩子好好吃饭的第二条“鲶鱼”。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吃饭环境,吃饭时不要教育孩子,也不要跟孩子开玩笑,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最好在食物的样式上多下功夫,孩子对于颜色,卡通样式更有兴趣。最好给孩子专用的儿童椅,专用的卡通餐具,都能够增加孩子对食物的兴趣。
三、比赛
“比赛”可以作为第三条“鲶鱼”。相信很多老人都爱用这一招,你不吃我可要吃咯!看看咱俩谁吃得香?孩子非常喜欢这种比赛的感觉,特别是家中如果有个同龄人,那孩子的可以说胃口大开!这是为什么呢?据研究表明,孩子在3-3岁半的时候,竞争意识日益强大,通过不断地和他人比较,孩子会改变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
当孩子比赛的过程中,孩子意识到自己虽然是一个小孩子,但是可以做的事情并不少,甚至比大人还厉害!所以孩子会有一些比较搞笑的行为,比如比谁转圈久了不会晕,比如谁冰块含化最快。所以父母平时要善用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