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五
TUhjnbcbe - 2023/2/28 19:01:00

今天,我们继续来分享最后三个常见的心理学效应,它们分别是登门槛效应、鸟笼效应和鲶鱼效应。

今天要分享的第一个效应是登门槛效应,又称之为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年做的“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他们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对人的影响。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呢?在商场里经常会看到“免费试用”的字眼,商家为了推广一项产品,经常采取这种策略,大家一看到“免费”两个字,马上对产品产生了兴趣。免费试用时,服务员告诉你现在有活动,限时抢购,买一送一,多买多送,这极大地激发了你的购买欲望,本来没有需求的你,为“免费”买了单。当你路过一家服装店时,原本不打算买衣服的你经过店员的热情地招待后,最终买了衣服。这就是心理学中的门槛效应在其中起作用。

那反之亦是如此,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在要求别人或者下属做某件较难的事情而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当他们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员工容易接受,预期目标也容易实现。通过登门槛效应让我们了解到生活中的得寸进尺,但是心理效应没有好好坏之分,主要看它运用在哪里。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就会发现心理学源于生活,也能指导生活。

接着,我们分享第二个心理学效应:鸟笼效应。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过了一段时间,他要么会丢掉这个鸟笼,要么买一只鸟回来养。这个发现源于一个故事:詹姆斯有一天与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我敢保证,不久你就会养一只小鸟!卡尔森不以为然,说我从来没有这个想法。几天后卡尔森过生日,詹姆斯送了一只精致的鸟笼给卡尔森。卡尔森说他不会养鸟,但还是很喜欢这个鸟笼,将它挂在书桌旁。从此来拜访卡尔森的客人不断地问他同一个问题:“你养的鸟死了吗?”或者和他谈论关于鸟的话题。卡尔森不得不一次一次地解释,然而客人们都不相信。以为卡尔森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卡尔森有苦难言,又不舍得扔了这个鸟笼,最后真的买了一只鸟儿放在笼子里,养了起来。于是詹姆斯借着这个案例创造出了“鸟笼效应”。所以,鸟笼效应通常来形容,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不自觉地继续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低鸟笼效应对我们的影响呢?

1、避开惯性思维,重塑新的认知。当两种有联系的事物同时出现时,我们经常会倾向于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忽略他们两者间的其他可能性。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和理智地思考一下,那些我们原本理所当然的想法是不是真的就这样?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例如:看到香蕉,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水果,是吃的。但有可能香蕉还有别的功能和作用,只是我们被原本的固有思维所束绑住了。

2、外界压力和身边人对你施加的心理压力。当你知道鸟笼效应的影响后,接下来你需要注意的是别人和外界的影响。就像卡尔森一样,他原本已经下定决心不养鸟,但周围人的眼光和疑问,让他屈服了,选择养一只鸟来断绝别人的提问。所以我们面对别人的质疑和提问,需要有明确的判断和清晰的认知。

当然,每样东西都有两面性,鸟笼效应也有它的好处。鸟笼效应的特点就是,它所产生的心理暗示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一点来帮助自己养成好习惯。例如:看书,打开的书比闭合的书更有让你看的欲望,因为你可能会有种想法,书已经打开了,不如看看吧。鸟笼效应,惯性思维和外界压力,到底能使一个人的行为发生多大的转变?你是否也曾是鸟笼效应的“受害者”呢?或者你是否用鸟笼效应来督促过自己,从而获得成功呢?

那我们来分享最后一个心理学效应:鲶鱼效应。这个发现来源于沙丁鱼的故事。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但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沙丁鱼的鱼舱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团队内部成员互相熟悉,就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从而产生惰性。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团队,制造一些紧张气氛。当把“鲶鱼”放到一个老团队里面的时候,那些已经变得有点懒散的老队员迫于对自己能力的证明和对尊严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被新来的队员在业绩上超过自己,否则,老队员的颜面就无处存放了。而对于那些在能力上刚刚能满足团队要求的队员来说,“鲶鱼”的进入,将使他们面对更大的压力,稍有不慎,他们就有可能被清出团队。为了继续留在团队里面,他们也不得不比其他人更用功、更努力。可见,在适当的时候引入一条“鲶鱼”,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团队战斗力的重新爆发的。

好了,今天这节课是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心理学效应这个系列课的最后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十五个常见的心理效应,分别是:野马效应、聚光灯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毛毛虫效应、晕轮效应、酸葡萄效应、凡勃仑效应、糖果效应、南风效应、三明治效应、蝴蝶效应、破窗效应、登门槛效应、鸟笼效应和鲶鱼效应,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这些效应,能够学会如何转换思维思考问题,在为人处世或是学习工作上,能够得心应手,成为更好的自己!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