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吃饭难”的问题,看上去不多的一碗饭都需要连哄带骗地才能吃完,每次孩子吃饭对家长都是一种煎熬。
孩子不好好吃饭,对食物挑三拣四,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讨厌吃这些东西。一些家长针对孩子挑食的情况也会试图采取各种方法让孩子吃下他们不太喜欢吃的食物,讲道理不听,做示范不管用,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呢?
实际上家长们是不介意让挑食的孩子“饿上一饿”的,显然挑食不是什么好现象,挑食会导致孩子某方面的营养摄入量不足,进一步造成各种可能出现的生长、智力发展问题,了解孩子挑食、不爱吃饭的原因,对症下药情况自然就会得到好转。
吃饭是本能,偏食也是正常现象
孩子感到饥饿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吃饭,但是偏食的情况依旧存在。在经历婴儿期的快速发育后,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也会开始衰减,这时候很明显的会对某些特定的食物展现出不一样的态度,以前喜欢吃的东西现在不吃了,以前不吃的东西现在接受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偏食普遍存在于幼儿中。
孩子不接受某种食物也不全是挑食问题,换一个说法,这样的挑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改变。如果发现孩子有某些不爱吃的食物,没必要强压让其接受,循序渐进地引导就好。
孩子不吃饭的深层次原因
孩子不好好吃饭从本身出发很可能只是单纯的不饿,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自然不会出现让孩子饿肚子的情况,不光有一日三餐,点心小零食等等应有尽有。
于是每日的三餐不再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有的选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然更倾向于饭外的食物,饭菜哪有零食好吃,这样的心理相信家长们也可以理解,毕竟大家都是从这一阶段过来的。因此不要让零食成为孩子补充饥饿的选项,不然孩子是很难好好吃饭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深层次的原因,在物质环境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孩子对食物是可以获得轻易满足的,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两代人的心头肉,要吃什么基本上都会满足,对于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轻易获取的东西潜意识地也不会珍惜以待,这样的情况下让孩子好好吃饭会变得愈发困难。
除了孩子主观上对吃饭的消极表现之外,孩子不吃饭很可能也和家长的行为有关。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吃饭会使用强压的态度,孩子不吃饭就不允许下桌,看到满满的一碗饭有时候孩子内心也是拒绝的,父母在希望孩子多吃饭的同时也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一味的压迫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于是就出现了吃一餐饭可能要花一小时甚至更久的情况。
家长给孩子喂食时存在的误区
少餐多食不利于健康三餐习惯的养成孩子在小时候无法自主吃饭,这期间一般都是家中的长辈来喂食,但是一顿饭下来孩子可不会专心吃饭,这里碰一下那里看一下,整个过程对家长来说也是相当煎熬。
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有的家长会选择少食多餐的方式来完成喂食,但是这样的方式其实不利于培养孩子好好吃饭的习惯。
要知道少食多餐的情况下孩子无法体验饥饿感,胃酸分泌减少会影响食物在肠胃中的消化和吸收,进一步的孩子对吃就会变得更没有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孩子健康三餐习惯要切忌不要用这样的方式给孩子喂食。
附带“配套服务”追着喂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为了迅速“解决战斗”需要跟在孩子身边,除了喂饭之外还会给孩子提供一些特殊的“就餐服务”,比如玩具,比如看电视等等。
这样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对家长来说更好喂食,眼看一碗饭很快就下去了,这时候一些家长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意味着一餐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虽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乖乖”吃饭,但是明眼人也看出了这并不是什么好习惯。之后如果缺少了电视,玩具等辅助,孩子还能好好吃饭吗?显然这并不是明智之举。
威胁恐吓和强压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孩子不好好吃饭一些家庭会采用强压的态势,这种方法一次两次效果自然不错,孩子在父母营造的严肃环境下变老实了,收敛了心不在焉的孩子可能很快就把一碗饭扒完。
但是从长远来看靠恐吓喂饭显然是不行的。把好好吃饭和孩子害怕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会让孩子内心生出抵抗,就好比狼来了的故事一样,这样威逼的效果也会一次次的减弱,当哪天孩子对这些事的害怕减弱就会做出反抗行为。
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吃饭?
以上谈到了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因为无法体会饿肚子的感受,对于能轻易得到的东西不认真对待,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借助激励手段来进行引导。
鲶鱼效应中包含了激励和竞争的哲理,而应用于孩子吃饭同样会有奇效。
鲶鱼效应源自挪威渔民的养殖故事,在当地市场沙丁鱼深受欢迎,而海产当然是活的更值钱,为了让沙丁鱼在回港途中依旧保持鲜活,有一位船长发现在沙丁鱼群众加入它们的天敌鲶鱼可以起到奇效,为了躲避四处游窜的鲶鱼沙丁鱼不得不到处游动躲避,最后回港后这些沙丁鱼大多保持活力。
良好的就餐环境回归让孩子吃饭这一话题,其实缺乏的也是类似鲶鱼这样的存在。在养成良好三餐习惯之前,家长需要切忌不要使用以上提到的“配套服务”让孩子进食,看电视、玩玩具等虽然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但是同样会产生依赖,让孩子形成吃饭也可以玩乐的一种错觉。给孩子提供一个融洽的就餐环境,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大人们大口吃饭孩子对吃饭也会变得更积极主动。
人为引入竞争因子在鲶鱼效应中我们可以看到鲶鱼的存在让沙丁鱼群焕发了活力,而孩子吃饭也可以加入一些激励因素。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在幼儿园都能好好吃饭。
但是一回家就被打回原形,之前不好好吃饭的老毛病又回来了。其实这就是缺乏竞争的关系,和家人一起吃饭,孩子不用担心吃不饱,好吃的大人也会让着孩子一股脑地夹进自己的碗里。
有趣的是如果是一群孩子在一起吃饭,那么孩子吃饭的兴致就会提升很多,看着突然变得积极主动的孩子不要感到意外,这就是竞争存在的关系。
孩子眼看着眼前的食物越来越少,其他小朋友可不会让着,吃慢了可能就没了,受此激励吃饭自然会变得积极。孩子在一起吃饭和大人一起吃饭是完全不同的,这时候其他孩子的存在就相当于“鲶鱼”一样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顺其自然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在幼儿阶段会形成自己的主动意识,也就是对某些事物会有自己的选择和看法,这时候出现的偏食家长不需要过度强硬地试图逆转,孩子如果不喜欢吃哪些食物不需要刻意强调,等孩子长大一些,到了幼儿园他们的食物喜好也会随着大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偏食的组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食物的选择上家长也可以问问孩子的意见,让他们自主选择。很显然更符合喜好的食物更容易激发孩子进食的欲望。另外在吃饭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入类似激励的方法来增强孩子吃饭的动力,当然这里切忌不能用吃饭以外的“附加条件”来作为交换,这同样会养成不好的习惯。
激励要遵循合理逻辑先说说一些家长在教育中常用的激励措施,比如孩子做好某件事就给他买玩具,或者允许他看电视。但是这样的激励更倾向于奖励,和事物本身缺乏关联性。
比如家长承诺孩子好好吃饭就让他一会多看一会儿电视。吃饭和看电视之间显然没有直接逻辑关系。这样的激励措施其实并不是长久之计。
所谓的合理逻辑,拿让孩子乖乖刷牙为例子,孩子不主动刷牙,家长可以这样引导他:不刷牙就不能吃甜食,因为甜食会伤害牙齿。
接下来孩子会对刷牙与否进行自己的选择,相对更符合逻辑的激励更科学也更方便应用于教育,给孩子一个更符合逻辑的激励能让他们具有主动性。
而如果是以看电视为激励条件,相反的不给孩子看电视会让孩子生出“这是一种惩罚”的想法,于是内心的抵抗更加强烈,具体如何运用还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多多开动脑筋。
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家长需要采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技巧来引导,沟通、和谐相处会让双方的想法和意见更容易转换,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法来培养好的习惯无疑要简单的多。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