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鲶鱼效应”的风波撼动了什么——探析第八十集团军某防空旅一场比武带来的训练之变
眺望未来战场,马拉松冠军不一定是合格战士
新大纲比武,难住了老连长、考倒了老士官,却让一个入伍不到半年的列兵摘去桂冠。
一时间,这名全旅最年轻的冠军几乎没人认可——
比武刚结束的一天晚上,指挥侦察连指导员张晓查寝,无意间听到两名战士小声议论:比武内容太新了,让一个新兵捡了个便宜。那些“写写算算”的课目,对战士来讲不是核心竞争力。
没几天,兄弟连队的战友过来打听:安奕光是不是第二次入伍?听说他之前当过侦察兵。
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安奕光夺冠呢?
那天,营里各课目的训练尖子心中不服,想试一试这名列兵冠军的实力,在训练间隙发起了挑战。
手榴弹投掷,士官郭佳伟撤步引弹、奋力一挥,动作堪比教科书,成绩领先安奕光10米。
接下来的几项比拼,各位高手轮番上阵,安奕光仅胜了1场,全场观众哗然。
察觉到大家的困惑,营长马新春调整了挑战形式:多个课目综合比。
这一调整,比赛结果也随之发生了反转:安奕光的综合成绩把挑战者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几天后,营里组织对这场比武结果的大讨论,近80%的训练尖子表示,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还固守老思维……
落后的思维是什么?一次“不公正的讲评”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
比武前的一次摸底考核,安奕光在理论课目中得了最高分,成绩公布,全场无动于衷;而和安奕光一个排的张凯,在5公里越野中拔得头筹时,全排官兵高声欢呼……晚上点名,担任排值班员的苟松民重点表扬了张凯却忽略了安奕光。
“年年比武,大都是以考体能为主。像苟松民一样,很多战士‘以体能论英雄’的思维根深蒂固。”旅参谋长贾士龙介绍说:这次,他们结合防空作战需要和新大纲标准要求,组织这场比武竞赛,为的就是利用比武这根“指挥棒”树立按纲施训与按战施训相一致的练兵导向,推动官兵训练思维与素质结构的转型升级。
眺望未来战场,马拉松冠军不一定是合格战士。随着“鲶鱼效应”不断升级,不仅是安奕光所在的营,一场训练思维转型的“头脑风暴”在全旅掀起。
谈起这场“列兵冠军”冲击波,该旅领导感慨万千:全新的比武场不看兵龄、不分军衔、不认资历,战场更是如此。几个课目的变化就能让故步自封的官兵难以适应,那日新月异的现代战争更足以使一支守旧的军队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比武虽然结束了,但新大纲竖起的“横杆”,还等着我们不断去跨越。
不更新观念,过去游得快的“鱼”也会被“拍在沙滩上”
比武在继续,“鲶鱼效应”激起的风波还在扩散。
比武赛程过半,去年的旅里全能比武季军、中士龙胜朝汗还没出几滴,却已经感到脑力不支、心中没底……
“空中目标识别”课目,要求目视判断20个空中目标,并在5秒内报出每个目标的技术参数。龙胜朝还没想起上一个目标的参数,下一个目标就出现了。最后,他勉强完成了5道题。
“图上量算”课目,参赛人员必须具备对坐标、方位角等参数的快速量算能力。龙胜朝绞尽脑汁,还是没把试卷做完。
虽然在武装5公里越野、引体向上等传统体能课目中,龙胜朝名列前茅,但这次比武体能课目只占总分数的十分之一。最终,龙胜朝综合成绩仅仅排在中游水平。
17项比武内容,其中大部分是新大纲中的新内容,更加注重对士兵体能、智能、技能的全面考核锻炼。
观众席中,上届全能比武冠军刘新强无疑是最扎眼的一个——在官兵们看来,刘新强应该是比武场上的焦点,而不是观众席上的“看客”。
刘新强为啥望而却步?
一次“图上量算”课目训练,刘新强的成绩很不理想,而领先自己的,有很多是自己带过的兵,这让刘新强五味杂陈。
“曾经是冠军,否定自己就很难,更不愿面对‘新老倒挂’的尴尬和转型失败的风险。”刘新强坦言,新大纲新增的训练课目中,自己的训练成绩一直落后,虽没参加比武,其实早已经输了。
刘新强并非个例。在这场考核内容、评比方式全面与新大纲接轨的比武中,那些在往届比武中摘金夺银的“种子选手”没有几人获得好名次,反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新秀”主宰了赛场。
新大纲改变的不仅是课目,更是衡量战士的“尺子”
新大纲颁发后,高炮三连连长朱洪伟有些迷惘。
过去,如何提升训练成绩?朱连长可是出了名的有招法——
刚当连长时,连队训练基础较差。练越野,他天天带着连队变速跑、负重跑;练战术,他一遍遍拉流程、抠细节……那年,他带领连队参加跨区演习,一分未扣。连队年底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摘掉了多年后进的帽子。
然而这次比武,他犯了难——新大纲共同课目由9个变成15个,时间怎么安排,教学任务如何分工?
制定“地图使用”课目教学计划时,朱洪伟发现,全连竟然找不出能胜任的教练员。最终,还是营里统一协调,由其他连队的训练骨干集中授课,才解决了难题。
第一次组织“空中目标识别”考核,连里竟然有四分之一的人不合格。朱连长让不合格人员把所有参数抄10遍,通过强制抄写加深记忆。
然而几天后,连队再次组织考核,不合格人员的数量几乎没变。朱连长清醒意识到,提升训练成绩已经不再是多跑几圈、多练几遍的问题。战斗力生成模式也不再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单纯转换,组训的思维模式必须进行全方位创新。
如何创新?其实,朱连长心中并没有谱。“这些都是干部的事,我们战士凑什么热闹?”一次交流中,几名老班长向朱连长发起了牢骚——
新大纲里战士共同训练课目增加到15个,涵盖体能、技能、智能,有些课目和军官训练内容高度重叠,不少战士、甚至组训者对于这种“升级”都心存疑惑。
那么,新大纲增加的课目对战士有没有用?
一次陆空对抗,该旅电子防空力量初露锋芒。由高炮班长转岗为雷达干扰站站长的上士郭雨良,冷静判断“敌”技术参数、确定干扰方式、对“敌”实施干扰,独立完成所有指挥环节。“从原先在高炮连编成内听令而行,到如今立足干扰站独立指挥,是一次能力素质的转型升级。”郭雨良对新大纲有自己的理解:立足新装备、新战位,完成任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新的能力框架作支撑。
对抗结束后,不少战士都有共同的感受:新大纲中那些被我们认为“跨界”的课目,在实战中都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
“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对士兵训练的定位已不仅仅是体能素质好、战斗意志强了。”旅长武子朝认为:新大纲呼唤的是智、技、体全面兼备的新型作战人才,组训者只有重新定位战士打仗职能,才能塑造好战士全新的素质结构,为有效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打牢基础。(康子湛、李亮、宋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