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丁鱼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加拿大超市海鲜41都是假货,学会一两招 [复制链接]

1#

---我是广告---

你知道自己从超市买来的海鲜产品的产地吗?

现在,海鲜产品被贴错标签的情况相当普遍,不仅让消费者上当,用更贵的价钱买了平价鱼,比如把养殖三文鱼当成野生的,还可能因为误食导致肠胃疾病。

据CTV报道,海洋倡权组织Oceana指出,近几年对全球超过25,份样本的DNA分析,有五分之一被贴错标签。

加拿大的情况更严重,检测发现,约有41%的加拿大海鲜样本被证实贴错了标签。

温哥华海产追溯系统ThisFish的总经理EricEnnoTamm说,活鱼经加工处理后,普通人就很难分辨它的品种和来源,不诚实的商家很容易以高价鱼种的价格标注低价鱼,欺骗消费者。

从市场调查数据来看,“这基本上已经是普遍的做法。”

因为鱼肉很容易伪装,不管是鱼条、鱼块,鱼肉末,还是炸鱼、炸鱼丸……

麦基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水生生物学者LauraMcDonnell指出,“除非买的鱼是连鱼头的,而且你对这种鱼很熟,才有把握不会上当。”

加拿大卫生部指出,油鱼(escolar)经常被标成其它贵价的鱼种,这种进口鱼往往以冰冻出售,一些人如误食,会出现严重的呕吐或腹泻。

不同海鲜产品在存放时,冷藏的温度要求不同,乱贴标签会导致存放不当和食物变质。

另外,有些海产来自有食源性疾病的地区,如加勒比海的梭子鱼(barracuda)、石斑魚(grouper)、红鲷鱼(redsnapper)、热带海鳗(morayeel)中常见的鱼肉*素(ciguatera),却可能未被标注清楚。

错贴标签有时还会导致一些非法进口的海产品被当成合法的出售,连合法零售商和餐馆也不知情。

更糟糕的情况是,随着水体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不知道市场上的鱼产品是否来自充斥了垃圾和塑料污染物的水体,而这些鱼可能是靠吃水中的化学添加剂和其他塑料物长大的。

McDonnell称她因为自己的研究工作,已经不再吃鱼了。

那么作为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如果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加拿大居民,应该尽量购买本地产的新鲜捕获的海鲜,向超市或餐馆询问海鲜的来源。

同时,技术能够提供一些帮助,例如ThisFish设立的云端平台可供渔民、海鲜商家和餐馆上载他们的鱼产品数据进行分析。

还有一款手机应用程式SeafoodWatch,可通过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