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鼓浪屿的奇艳瞬间
——刘晴(梁溪区作协副主席)
清晨六点零五分的鼓浪屿——小岛最真实的时刻:缓慢、流动的诗意
上世纪70年代,有个意大利导演跑到中国来,拍了部纪录片叫《中国》,用摄影机记下了中国各个城市的人们在特定时期里的不同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片断。那段影像我觉得特别珍贵,它让我得以看见我所喜欢的那个叫苏州的小城在若干年前它就固有的历史人文风貌,更让我了解了那个离我很遥远的年代人们的精神特质。影像是一种还原,对物质的真实再现,但再现物质的同时,也让你窥见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来鼓浪屿,或者去任何一个地方,去看看那里的人如何生活,对我而言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选择了在清晨六点零五分这样的时刻独自漫步在这个小岛,用眼睛记录下这里的人们。这个季节每天通过轮渡从钢琴码头下来的游客就像一船船的沙丁鱼罐头,他们头戴各色旅行社的帽子,跟随各色导演手里晃动的小旗子,深入到这个小岛的肺腑,他们带来了垃圾,也带来了商机,你可以看到无数沿街而设的店铺,招徕的面孔和声音,这样的小岛已经变得和任何一个利益至上的城市一般无二,这样的小岛面孔也和任何一个见惯了的城市生意人的面孔一般无二。但唯有在清晨这样寂静的时刻——即将登岛的游客还未大批到来,已经入住的游客还依然酣睡梦中时,我才能真正地看一看这个小岛和它的主人。从永春路到泉州路,最后到龙头路的街心公园,我拍下了很多标有“重点历史风貌建筑”,或者“历史风貌建筑”的老别墅、老房子,这些房子的建造年代都相对集中,都始于上世纪20年代,风格中西合璧。旅菲华侨*赐敏的金瓜楼,屋顶像扣了两个金瓜,窗是欧式百叶窗,而梁柱、檐楣和板角却都用彩色花卉、禽鸟、植物浮雕装饰,半中半洋,既带有闽南乡土气息,又带有西洋洛可可风味,尤其是它的门楼,重檐翘角更呈现出传统中国的味道。中科院院士、病*学专家*祯祥的旧居,建筑是其次,生长在这个院子里足有三层楼高的巨型仙人掌才真正让我震撼!这株彪悍的植物俨然是这栋老房子的年轮和活化石,当朝阳升起把屋顶染成金色的时候,它的威武和壮观让人动容。原福州大学校长、中科院院长卢嘉锡教授的故居宁远楼独特的雕花廊柱也让人过目难忘,比邻而建的“版筑传芳”更让人深感房主是建筑世家,因为古人建房造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是用砖,而是筑土成墙,这就是所谓的“版筑”,如果不是对建筑有研究,又怎会给自己的房子取这样的名字呢?除了这些受保护的洋房建筑、名人故居,鼓浪屿还有很多居住着岛上原住民的老房子老建筑,经过它们的时候我常被它们的原始破落但依旧充满尊严的末日繁华所吓到,看似废弃杳无人烟的院落,正为它伤神可惜着,猛一抬头,却看到阁楼上满满一楼张牙舞爪的鲜花草木,看到的同时,也闻到了诱人的芳香;再或者,一个寂静无声阳台上挂满了蜘蛛样可怖的破渔网的红砖楼,才心慌慌,一扭头,却发现渔网后面有人正提了水壶在浇花,如此原生态的居所,住着同样原生态的岛上居民;也会在大门禁闭围墙高筑的老房子里传来不甚清晰的收音机的声音,是闽南语,像是一天里最早的新闻,这种生活的习惯如此的久违而亲切。最让我怦然心动的,是在我经行一个向上延伸拾级而建的民居时,墙壁上那个威慑的虎符,连同这个幽深宁静的山坡都让我忍不住举起了相机,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快门按下去的瞬间,镜头里竟以远景的形式蹿进了一个光着膀子的中年男人,他快速地搬了一张藤椅放在了山路的中央,又快速地在我按好快门放下相机的瞬间消失在我视线里,可当我再次举起相机调好焦距想重新来一张无人打扰的空镜头时,镜头里的藤椅上又极富戏剧性的多了一个布衣布衫的老人,以这条曲折蜿蜒的山路和流动迂回的林间晨曦为背景,老人的神情如此安详静好,泰然自若,再次按下快门的瞬间,我不得不承认我被这前后两幅画面深深打动了,打湿了,原来,小岛的人情,是这样的美!在此之前,又有谁会想到鼓浪屿的诗意是来自于这位坐在半山腰的耄耋老人?除了居住,这岛上的房子有的还别有用途,有一所房子既是住家也是牙医诊所,门口窗户下摆放了一个鲜艳夺目的龙头,一口龙牙白的发亮,这是小岛牙医诊所的独特标志?还是这个牙医独运的匠心?还有一家理发店,我下坡的时候,门开着,三四进深,最里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白毛巾,还有两张靠背竹椅,没有人,没有声音,只有墙头的绿叶轻微地晃动,等我往回走上坡再次经过它的时候,理发店的门已经关上了,是谁醒了开门又关门,走了?所有的建筑,居所,街铺,我都喜欢斜拍,因为眷恋的是这六点零五分的鼓浪屿,偏爱的是这六点零五分的红砖墙,晨曦微露,朝阳洒金,红墙才如美人梳妆,更加流光溢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