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诸多行业带来了重大危机,但同时也给数字化支付带来了新机遇。当前亚太地区正在经历数字支付的快速演变,且呈现出五大趋势。随着数字化支付转型的加速,犯罪分子的欺诈活动也在加速。我们必须采取多管齐下策略,持续加强风险管控的水平,确保支付系统的安全。
文/Visa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于雪莉
年,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的公共健康安全带来了空前挑战,更给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个最突出的改变就是,疫情促使人们几乎在一夜之间进入了“非接触”的数字经济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非接触”应用日益丰富——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零售和电子商务等,而这一系列的改变也给全球支付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正朝着“数字优先”的方向迅速起航,并且不会回头。
根据Visa最新发布的《年全球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展望》调研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消费者转向非接触支付的应用方式,而这一趋势在疫情过后仍将继续。调研显示,年6月,接受调研的小微企业有20%首次使用非接触支付,到年底,这个数字为39%。另外,有74%的小微企业表示,即使在广泛接种了疫苗后,非接触支付仍将成为他们的首选支付方式。此外,有82%的小微企业表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的需求,已经更新了企业的运营模式,而这个数字在年6月为67%。
新冠肺炎疫情下对数字支付的重新思考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诸多行业带来了重大危机,但同时也给数字化支付带来了新机遇。当前亚太地区正在经历数字支付的快速演变,且呈现出五大趋势:
数字支付给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的选择
随着数字支付的快速演变,消费者获得了更多的支付选择。支付变成了一个几乎是“无感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数字商业活动中的关键要素。无论消费者选择在哪里交易,支付必须在那里。换言之,数字支付必须触达更多的买家和卖家,做到无处不在。消费者期待无论采用何种渠道或方式进行交易,支付都必须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赋予他们随时随地实现价值交换的能力。
在日益分散的甚至是碎片式的交易渠道不断扩展的商业环境中,确保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便捷安全地支付是实现数字支付真正价值的关键,也是支付生态系统从业者的使命。
数字支付改变资金流转方式
尽管亚太地区一直处于数字商务的最前沿,但仍然有巨大的机会将现金和支票转化为数字支付。数据显示,亚太地区仍有6万亿美元的现金和支票有待被转化为数字支付,这几乎占据了个人消费支出的一半。从移动商务来看,亚太地区有28亿手机用户,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已经使用过数字支付,有7亿人使用过非接触支付。而新冠肺炎疫情正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为人们的日常采购提供诸如非接触支付这样的数字化服务。
未来人们获取资金和与资金互动的方式将随着数字支付方式的日益丰富而发生变化,消费者首次接触数字支付很可能不是通过信用卡。加速的数字创新赋予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无论是使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预先付款,还是通过预定还款方式,都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交易能力。而采用统一的行业标准是确保数字解决方案互联互通和可互操作性的关键所在。
支付基础设施日趋现代化
今天,世界各地的政府已经意识到支付数字化的宏观经济效益,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支付数字化能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个百分点。此外,数字支付有助于减少洗钱、欺诈和灰色经济活动。与此同时,各国监管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平衡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过度监管可能会抑制创新,但合理的监管将有助于加速整个价值链的创新。
数字支付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行业参与者必须具备更大的灵活性,超越传统模式,不再局限于交易处理、清算和结算服务,还要拓展其他增值服务,例如数据和舆情分析、安全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资金与数据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数据呈指数增长的时代。有预测显示,到年,全球每天将有艾字节(exabytes)的数据产生,相当于每天产生超过2亿张数字通用光盘(DVD)。今天,全世界几乎每个行业都认识到数据的巨大变革力量,支付也不例外。
资金和数据之间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数据实际上是货币的发展。传统观念认为,货币流动一直都是关于价值的交换,但今天这种价值有了不同于货币的其他形式,如数据。
开放数据正在受到人们的